万物并秀、生机盎然。连日来,一场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天山南北全面展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5月21日,2025年新疆社会科学普及周主场启动仪式暨全区农牧民讲故事大赛总决赛在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启动。欣赏胡旋舞的疾转如风,聆听农牧民讲的精彩故事,参观户外社科普及展览……一系列有意思、有意义的活动让人印象深刻。
社会科学普及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大众的重要途径。获得“2024年自治区社科普及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2024年“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第三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奖项的单位和个人,不断延伸宣传触角,创新表达方式,以“小切口”讲清“大道理”,用“微视角”展现“大团结”,是新疆高质量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的代表。
《今日新疆》杂志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获评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优秀案例。该栏目主持人李林淼说:“获得这个荣誉很振奋,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写好稿件、做精栏目,用故事阐释道理,在各族群众心灵深处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作为社科普及周的重大项目,全区农牧民讲故事大赛是今年社科普及工作的一次创新尝试和生动实践。在活动现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选手米尔别克·特留别克从牧区少年成长为直升机飞行员的故事收获一众评委好评;乌鲁木齐选手努尔拉西·铁了汉模仿的四川方言、河南方言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选唱的哈尼族民歌和京剧选段更是让观众啧啧赞叹;阿克苏选手阿依加玛丽·如孜组合演绎的新疆农民从“饿着肚子种地”迈向“带着技术种梦”的故事引得后排观众站起来鼓掌叫好……
“通过努力,我取得了直升机私用和商用驾驶员执照,驾驶着直升机,载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在那拉提的云海之间欣赏家乡美景。”获得决赛二等奖的米尔别克·特留别克说,我想让更多孩子知道:风会为勇敢的翅膀让路——不管这翅膀是马蹄、鹰羽,还是螺旋桨。
主会场活动有声有色,各地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也有滋有味。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以“克拉玛依区零距离”微信公众号为平台,推出“社‘克’小普说节气”社科普及系列视频,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云端“飞入寻常百姓家”,走进群众心坎里。
阿勒泰市将社科普及周活动搬到乡村集市,以歌舞表演、有奖知识问答等寓教于乐方式,为农牧民送上涵盖法律、文化、经济等多领域的社科知识“大礼包”。
喀什地区以文艺表演、集体朗诵、好书分享、社科展览等多种形式,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人心。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们社科普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喀什地区社科联业务科科长徐静介绍,喀什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系列活动得到了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大力支持,构建了“教育+文化+产业”多维推进体系,创新“云端课堂”“数字阅读”等技术赋能模式,营造了全民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广东省援疆指挥部、喀什地区社科联因此获得“2024年自治区社科普及十佳案例”荣誉表彰。
从基层社科普及员到线上平台,从校园课堂到田间宣讲,社科知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2025年新疆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已全面启动并贯穿全年,随着越来越多有理论高度,更有民生温度的科普活动开展,全社会就能形成合力,共同书写新疆社科普及事业的新篇章,为建设美丽新疆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黄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