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正版化知识小科普
2023-04-27 来源:历史数据 本站编辑:历史数据

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品。但是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我们安装的软件是不是正版软件?安装盗版软件会带来哪些危害?采购正版软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推动各单位积极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努力开创新时代推进使用国产正版软件工作新局面,推动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就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软件正版化的小知识,为我们安全使用计算机保驾护航。

什么是正版软件?

正版软件是指具有合法授权,应用于台式计算机、便携计算机、平板式微型计算机、掌上电脑、服务器等计算机办公设备及系统上的操作系统软件、办公软件、杀毒软件、设计软件等通用软件。

什么是盗版软件?最常见的使用盗版软件的情况有哪些?

盗版软件指安装的软件名称及版本与采购的软件名称及版本不一致(可免费使用的正版软件除外、采购高版本实际使用低版本,并且有软件厂商出具的降级使用授权书除外)。

常见使用盗版软件情况有:

1、使用仅限家庭和个人使用的办公软件;

2、升级使用未授权的软件版本;

3、跨版本降级使用软件;

4、降级使用非授权许可内版本。

怎么判断使用的软件是正版还是盗版?

除厂商声明免费使用的软件外,未经购买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的商业软件通常都是盗版软件。对于免费使用的软件,要仔细核实软件厂商声明中有关免费使用的条件,包括使用者的性质(个人、机构或企业)、范围(商业使用或非商业使用)、时间等。

使用盗版软件有哪些风险与危害?

1.违背了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基本国策,破坏了软件市场秩序;

2.危害单位信息系统安全和业务运行;

3.易遭受病毒攻击,缺少正常功能;

4.无法得到软件供应商维护升级等服务。

网上有很多免费软件资源可以自由下载,为什么还要花钱购买正版软件?

购买正版软件符合著作权法的要求,保护了软件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满足了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

采购正版软件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

2.规范采购软件行为,建立完善、健全的相关工作机制;

3.采购计算机硬件时应当包括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且在采购合同中明确所需操作系统软件品牌、名称、版本、型号等;

4.采购正版软件时,应当在采购合同中明确软件的准确信息,包括软件名称、版本、数量及授权方式、范围、时效等,不能笼统概括;

5.验收时,除软件正确安装外,还应当核验软件厂商出具的授权书或计算机厂商装箱清单中是否有操作系统OEM授权,并准确核对软件授权数量、版本、授权范围及时效等。

怎么判断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不是正版的?

计算机的采购合同中明确注明该批次计算机预装操作系统的型号、版本;计算机的机身上贴有OEM的标签。计算机实际安装的版本须与合同或OEM标签吻合。

软件授权方式有哪些?如何判断软件是否有授权?

软件授权的方式一般包括:批量(数量)授权、OEM(预装)授权、场地授权等。

判断软件是否有授权,可以通过查看是否有软件授权书或者通过计算机正品证书标签判断软件是否有授权。

软件国产正版化工作事关国家信息安全,事关社会诚信和法治建设,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我们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版软件工作的重大意义,认清使用盗版软件属于违法行为的本质,自觉使用正版软件,争做自主创新、遵法守法公民。

总书记身体力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新闻资讯
总书记身体力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2025-09-26 来源:历史数据 本站编辑:历史数据

图片

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强调“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民族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分量很重。

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深入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持续推进,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

今年以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赴地方考察、亲临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大庆、给基层群众回信……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身体力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从时间维度上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承上启下,意义重大。

无论是打好“十四五”收官战,还是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都需要各民族大团结,最大限度地汇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集众智、聚众力,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在吉林强调“着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云南强调“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给西藏林芝嘎拉村村民回信强调“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次次叮嘱,就是希望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

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强大合力,开启“十五五”新篇章,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从对中华文化认同上看——

推动民族工作需要依靠物质力量,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同样也需要依靠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认同,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在河南考察时要求“要积极引导宗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次在新疆进一步指出“加强文化润疆、注重以文化人,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阐明这样的辩证关系。

以文化人,文润人心。

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增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也将更好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看——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重要举措,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

“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出明确要求。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新征程上,要进一步支持民族地区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各地区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融为一体,让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让大家真切感到中国式现代化成果就在身边,这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才更加牢不可破。

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传递出坚定有力的时代强音:我们共同奋斗,一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来源:新华社